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南翔万商电子商务楼B园
  • 邮编:241000
  • 电话:17755335177
  • 邮箱:753177274@qq.com
欧宝体育APP下载

【优先发布】先进材料科技前沿态势与发展的策略分析

来源:欧宝体育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09-26 12:34:29

  王辉, 刘佳, 李贞贞, 等. 先进材料科技前沿态势与发展的策略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

  基于科技论文、专利和政策文本数据,采用科技文献聚类分析和政策文本解读方法,对国内外先进材料领域的研究前沿、技术前沿和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从突破性指数和时效性指数两个维度,构建了研究前沿指数模型;从新颖性指数和成长性指数两个维度,构建了技术前沿指数模型;分析揭示了先进金属材料、先进无机材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前沿和技术前沿。基于全球先进材料政策文本数据,对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及中国先进材料领域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先进材料领域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保障我国先进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1)强化政策引领,汇聚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2)推动新技术赋能先进材料创新;3)促进可转化科技成果产出;4)完善先进材料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先进材料;研究前沿指数;技术前沿指数;先进金属;先进无机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

  先进材料是先进制造的“根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关于先进材料的定义,黄时进等认为,先进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该定义涵盖两层含义,一是传统材料的改性升级,二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出的新型材料。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材料行业归属制造业,涉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品等类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材料产业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类型。一些传统材料如水泥基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归属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新材料产业内涵与先进材料无本质区别。本文通过科技文献和政策文献统计分析,对先进材料科技前沿态势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推动我国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早在1991年,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先生就提出,发展先进材料必须重视材料科学与新技术的发展,并明确提出,先进材料必须达到产业化才能发挥作用;先进制造技术需要先进材料,发展先进材料必须以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先导。进入21世纪以来,先进材料一直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但是关于先进材料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的综合性研究不多。2020年,黄时进等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方法,对先进材料9个子领域56个技术方向进行专家调查,并从国家安全、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等四个维度,综合遴选出先进材料优先发展的10项关键技术;2023年,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在海上院士讲坛(第39期)分享的报告提出,国内的材料领域现已进入关键的窗口期,发展特种高分子材料、碳材料、轻合金材料、稀土材料等中高端材料刻不容缓;2024年9月,赵鸿滨从材料领域颠覆性技术发展经验角度,对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前沿材料等相关方向进行技术预见,并提出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材料发展战略;2025年2月,干勇等发文提出重点发展光电转化材料、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材料、可控核聚变用关键材料等关键材料,建设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材料”创新体系。

  判断一个研究主题是否为研究前沿,可以通过判断研究主题的前沿特征是否显著来实现。主题的前沿特征越显著,其前沿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研究主题的前沿特征主要包括突破性和时效性。本文通过计算这些指数的值来定量测度研究主题某一方面前沿特征的显著程度。

  其中,突破性指数(Breakthrough Index,BI)用于反映科学研究突破性创新程度,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科学知识结构的差异程度来测度研究领域的突破程

  度。科学知识结构的差异程度可以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不同时间窗关键词向量的距离表示。距离越大表示主题越不相似,即主题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程

  度越大,主题的突破性越强。距离越小,表示主题越相似,即主题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程度越小,主题的突破性越弱。

  时效性指数(Timeliness Index,TI)反映科学研究的新颖性程度,可用主题中所包含论文发表时间平均值的归一化表示。TI越大,则前沿特征越明显。

  基于LDA模型的大数据分析,从技术预见的视角筛选出代表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技术族群。

  其中,新颖性指数(Novelty Index,NI)可以用主题平均出现年份表示,主题平均出现年份越晚,主题越新;成长性指数(Growth Index,GI)可通过特定时间段某主题专利数量占总专利数之比进行表示,值越大,成长潜力越大。

  政策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描述性推论的研究方法,政策文献是由政府部门印发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统称。相较于其他文献,政策文献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权威性等特点。通过对政策文献的深度解读和综合性分析,能够有效表征不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方向。

  本研究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材料领域2014—2023年TOP1%高被引论文(共8087篇)的文献题录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并对论文数据的标题、摘要等字段进行预处理,去除文本噪声。

  根据发文量时间分布,将论文数据集分为2014—2018年(T1)和2019—2023年(T2)两个时间段。利用Gensim工具包实现LDA模型,确定T1时间段主题数40个,主题命名分别为M0至M39,T2时间段主题个数50个,主题命名分别为N0至N49。计算得到T2时间段内各研究主题的BI、TI及研究前沿指数,根据每个主题TOP20特征词和专家经验确定各主题信息,去除无效信息主题,最终得到先进材料领域46个研究主题,其中先进金属、先进无机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前沿结果见表1。

  先进金属材料前沿研究主要聚焦在MXene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OFs(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碳化钛(Ti3C2Tx)MXene、金属矿、耐腐蚀性材料、室温磷光材料、铁电材料、过渡金属合金、金属硫化物等。其中,MXenes材料研究前沿指数最高(0.811),该主题发文量TOP5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和英国,发文量TOP5机构依次为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二的为MOFs材料,该主题发文量TOP5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发文量TOP5机构依次为郑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前沿主要聚焦在催化剂,研究前沿指数为0.715。该主题发文量TOP5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发文量TOP5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前沿主要聚焦在纳米材料,研究前沿指数为0.523。该主题发文量TOP5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发文量TOP5机构依次为西北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和昆士兰科技大学。

  基于LDA模型的大数据分析,对专利数据的标题、摘要等字段进行预处理,将困惑度曲线设定为LDA模型聚类的主题个数,并将模型训练后获取的这50个技术主题根据每个主题TOP20特征词和专家经验确定各主题信息,去除无效信息主题,最终得到43个研究主题。进一步,对每一个技术主题的NI和GI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先进金属材料技术热点主要聚焦在金属合金材料、金属材料、粒子与粉末材料、金属粒子、颗粒材料等。金属合金材料技术前沿指数最高(2.792),PCT专利数量为2917件。该主题申请量TOP5机构分别为韩国浦项制铁集团公司(96项)、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84项)、日立金属株式会社(62项)、住友电工株式会社(59项)和三菱综合材料集团(50项)。

  先进无机材料技术热点主要包括热处理与材料加工、热绝缘材料、硫酸钙、耐火材料、玻璃材料、疏水材料等。热处理与材料加工技术前沿指数为1.856,PCT专利数量为1713件。该主题申请量TOP5机构依次为日本JFE钢铁公司(107)、日本制铁集团公司(28项)、神户制钢所株式会社(26项)、日本神户制钢所(25项)和西马克集团(24项)。

  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热点主要包括树脂与复合材料、添加剂、化学化合物(如杂芳基、环烷基)、聚合物、固化材料和涂层材料、密封与包装材料等。其中,树脂与复合材料技术前沿指数最高(12.571),PCT专利数量为15547件。该主题申请量TOP5机构分别为上海迪爱生贸易有限公司(591项)、富士胶片株式会社(391项)、三菱化学集团(347项)、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333项)和LG化学(332项)。

  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先进材料在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将发展先进材料作为科技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在科技计划和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支持。本文重点收集整理了美国、日本、韩国、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材料相关政策文献,并开展比较分析。

  美国先进材料政策遵循对内发展与对外竞争的逻辑,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理念,强化创新确保全球领导地位。在矿产资源领域深化与矿产区国家合作,确保矿产供应链安全;在半导体领域进行全链条布局,全面遏制中国崛起。

  由于采矿作业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美国国内政策对于采矿业的创新创业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受国际环境影响,矿产资源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保障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美国政府也越来越关注关键矿产供应的安全性。2018年,美国内政部发布《关键矿产清单》,列举了有潜在供应中断风险的矿产元素;2020年,特朗普政府签署《解决依赖外国关键矿产对国内供应链构成的威胁》,提出加强美国国内采矿和加工能力,促进与盟国的合作,以减少对外国对手的依赖,保护美国供应链安全;2021年,拜登政府签署《建立弹性供应链,重振美国制造业,促进广泛增长》,提出为关键矿产密集型产业制定可持续性标准,扩大国内环境可持续生产和加工能力,与盟友合作,确保关键矿产的可靠供应;2023年,美日签署《日美关于强化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协议》,美澳签署《澳美气候、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转型条约》,强化关键矿产供应安全;2025年,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加速发展美国勘探、开采和加工关键深海海底矿物能力,恢复美国在海上关键矿产和资源全球主导地位,以保障美国矿产供应链安全。

  为遏制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美国政府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相关设备及高端芯片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2022年,拜登政府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授权商务部、国防部和国务院开展活动,发展与美国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相关的半导体制造业。2024年,美国商务部决定成立“芯片制造业创新研究所”,重点开展半导体制造、封装与组装的数字孪生技术研究;美国白宫计划出资50亿美元用于“国家半导体技术促进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NSTC)建设;同年10月,NSTC发布2025—2027年战略规划,旨在强化半导体技术创新引领,降低生产成本。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计划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机构资助14亿美元,推动玻璃芯基板、硅衬底等相关材料和技术研发,以确保半导体封装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

  当前,美国以强化材料供应链和国家安全为目标,对国家材料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布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融合加速器计划”“社会韧性材料设计”“材料基因组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计划,支持基础材料和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

  如“生态系统加速器计划”支持镁合金研发的目标是将镁合金板材和管状产品结合起来,用于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结构件,实现轻量化;

  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开展未来材料研究,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和碳管理办公室资助5个国家实验室围绕稀土元素和其他关键矿产生产展开研究;

  日本政府将“成为世界材料强国”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在先进材料领域拥有高水平研发机构、世界级领军人才和研发队伍、众多原始创新成果。其先进材料产业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特种钢等方向。

  日本半导体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占据世界一半以上产量。1986年,随着“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签订,美国开始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全球影响力逐渐下降,但是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芯片生产中的19种关键材料,日本企业在其中14种中都处于行业领先甚至是垄断地位。202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半导体和数字产业的核心战略”,希望从确保尖端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面向数字化的投资、促进绿色创新、提高半导体产业的层级和韧性水平等四个方面,重振日本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202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成立“尖端半导体技术中心”,专门开展芯片尖端设计、设备和材料研发;同年,为吸引外国半导体公司在日本设立生产基地,日本政府计划提供最高达到新厂设立成本50%的财政补贴。

  在世界经济加速全球化进程中,日本的能源成本与储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相对不利位置,对外能源进口依赖程度很大,中东局势稍有变动,将严重影响日本国内的能源安全与稳定供应。为寻找能源替代,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氢能、太阳能、风力、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202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蓄电池产业战略》,提出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固态电池全面商业化;2023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修订《氢能基本战略》,提出“氢能产业战略”和“氢能安全战略”;2024年,日本议会通过《氢能社会促进法案》,规定日本自然资源和能源局可向任何类型的“低碳氢”认证供应商提供补贴。日本的能源材料战略整体以满足日本能源战略安全为主要目的,一是能源材料作为保证能源战略的基础,无论是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图,还是蓄电池产业战略,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进材料制造创新来解决能源应用问题;二是制定详细技术路线图以达成重要目标,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发布《汽车和重型卡车用燃料电池路线图》和《固定式燃料电池路线图》,以清晰的时间节点和目标,形成了燃料电池未来执行路线,并对关键材料技术进行预见,为材料研发指明方向。

  日本前沿新材料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优势地位,尤其在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收发组件材料以及高性能单晶材料等方面。得益于这些关键材料所提供的关键性能,日本得以在航空航天和先进装备的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其他领域相比,日本在材料领域依旧保持着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以及综合素质最杰出的研究人员。在日本政府高层战略会议提出的《材料创新力强化战略》文件中,日本政府提出了三大目标:一是利用材料带动产业,成为具有全球领导力的材料强国;二是利用材料行业软硬件综合环境和专业技术能力,成为能够吸引全球优秀研究人员前来交流发展的国家;三是以材料领域作为突破口,创造新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成为能够为全球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

  韩国是先进材料的世界级强国之一,是全球新材料研发的核心阵营,主要涉及显示材料、存储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2019年7月,日本宣布对出口韩国的高纯度氟化氢、光致抗蚀剂和氟聚酰亚胺三种半导体相关产品关键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2024年3月解除)。面对日本制裁,韩国政府立即行动,设立“材料、零部件和设备技术特别委员会”“全球价值链重组应对特别委员会”等跨部门协调机构,连续出台《材料、零部件和设备领域竞争力的强化政策》《产业技术研发制度的完善方案》《材料、零部件和设备领域的研发投资战略和创新对策》《材料、零部件和设备领域基础原创技术研发实施计划》《材料、零部件和设备2.0战略》等系列文件,旨在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制造业自给率。2023年,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三大主力技术超差距研发战略”,确保掌握半导体、显示器、下一代电池等三大未来关键技术;同年发布“国家战略技术任务中心战略路线图(I)——技术霸权竞争领域”,重点支持二次电池、半导体和显示器、前沿移动工具等3个领域的16项重点技术。

  韩国能源对外依赖度极高,为应对能源挑战,韩国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积极发展新能源,提高自身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地位。2021年6月,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以碳中和为目标,确定10项新兴技术,重点包括生物基原材料/产品制造技术、高容量和长寿命二次电池技术、清洁制氢技术、氨燃料发电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大型海上风电系统技术、稀土元素回收技术等,旨在实现2030年韩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2022年,韩国第五届氢能经济委员会发布新氢能经济政策方向,产业部印发《清洁氢能生态系统建设方案》《世界第一氢能产业战略》,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印发《氢能技术未来战略》,旨在推动清洁氢能生产技术国产化。在新型电池材料领域,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以“2030年成为二次电池世界强国”为愿景,发布《二次电池产业创新战略》,提出保障供应链稳定以应对全球管制和矿物供求风险。

  2023年3月,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未来材料研发战略》,基于产业需求,组织专家研判未来趋势,选定12大领域100种未来材料,并提出成立未来材料官民协商委员会和12大领域的专业委员会,挖掘各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未来目标,适时更新未来材料目标,并提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材料研究与创新;5月,制定《国家前沿战略产业培育与保护基本计划(议案)》,提出强化前沿新材料零部件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推动立法保障材料等领域供应链安全;8月,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公布二次电池、半导体和显示器等领域的国家战略技术任务中心战略路线图,布局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柔性和可伸缩材料等重点技术,确保韩国掌握重点领域技术主权;12月,产业通商资源部追加二次电池材料等关键领域供应链稳定品类专项资金,增加核心矿产储备预算,全面保障国家材料供应链安全。

  先进材料技术不仅是欧盟工业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更是维持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欧盟长期占据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重要位置,其中光刻机等重要设备居于垄断地位。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欧盟遭遇芯片供应短缺甚至中断风险,欧盟认为危机产生的关键原因是其半导体产业链存在结构性缺陷。2022年,欧盟议会和理事会通过《关于建立旨在强化欧洲半导体生态的措施框架条例》,提出设立“欧洲芯片计划”,提升欧洲半导体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和产品转化能力;2023年,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芯片联合计划”(Chips JU),目的是通过弥合研究、创新和生产之间的差距,促进创新思想的商业化,从而加强欧盟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欧洲的技术领导力;2024年2月,Chips JU宣布启动2.16亿欧元提案,用以支持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制造的关键技术创新;2025年2月,在欧盟资助下,德国半导体制造厂和奥地利晶圆制造厂先后成立,进一步保障了欧洲半导体技术和芯片的供应安全。

  欧洲作为全球重要能源消费地区之一,对传统能源的进口依赖度较高。近年来,欧盟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风险,保护欧洲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受传统能源制约。2023年欧盟通过“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Plan)的修订版,支持开发清洁、高效和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战略性能源技术,打造可持续且弹性的能源未来,同时把关键原材料的回收、再循环和替代材料开发纳入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开发和制造;2024年,欧洲电池技术与创新平台“电池欧洲”和欧洲电池伙伴协会(BEPA)共同发布新版《电池战略研究与创新议程》,重点支持电池原材料、二次原材料、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等九大领域的研究,以实现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电池制造能力;同年,欧盟清洁氢合作伙伴关系“清洁氢能联合行动计划”(Clean Hydrogen JU)计划投资1.78亿欧元支持氢能价值链技术研发项目。在核能方面,欧洲核材料研究共同体组织(ORIENTNM)发布《欧洲核材料伙伴关系战略研究议程》,提出建立专门用于核材料以及恶劣作业条件下一般材料的综合试验台,加速材料鉴定和工业升级。

  2022年,欧盟“先进材料2030”计划正式发布《材料2030路线图》,提出优先发展材料数字化、新材料加工和大规模生产、材料创新市场等领域;2024年,欧盟委员会在《先进材料产业领导力通报》中提出加强先进材料创新研发协调、支持创新者和中小型公司设计和测试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性的材料、促进先进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等措施,推动能源、交通、建筑和电子等领域与先进材料领域开展融合研发,促进欧洲的绿色和数字双转型,支持欧盟迈向先进材料领域的产业领导地位。

  中国是先进材料大国,拥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先进材料制造工业体系,在传统材料和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能均位居世界前列。

  原材料工业涉及钢铁、石化、建材、有色、水泥、玻璃、陶瓷等众多传统材料领域,面临着能耗大、固废产生强度偏高和规模化回收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原材料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三品”方案;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强化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等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和高效化运营。

  2023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原材料工业相关政策目标相同,旨在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的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塑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2023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相继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重点推进传统材料产业以产业链高端化延伸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水泥、磷石膏、绿色建材、纺织工业、有色金属、非粮生物基材料等领域,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

  未来材料是催生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材料是六大未来产业之一,包括推动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关键战略材料和加快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组织编制《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提出重点发展超材料、超导材料、单/双壁碳纳米管、二维半导体材料等15个方向;同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提出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等四大类159种先进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五大类114种关键战略材料,以及海洋微生物清净节能剂等26种前沿材料。

  近些年,发达国家纷纷推出针对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政策,保护本国产业、打压竞争对手,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典型泛政治化色彩的政策体系,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欧盟等国家/地区开展关键矿产贸易谈判,促进相关国家/地区与美国在关键矿产产业链上开展合作,意图联络资源生产国家,组建“关键矿产合作俱乐部”,与中国开展竞争。关键矿产资源关系材料产业之根本,确保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安全,关乎先进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市场拓展难度明显增加。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运用标准、专利等技术壁垒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对我国先进材料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推动我国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强化供应链安全和国际市场线 强化政策引领,汇聚优势资源以实现重点突破

  聚焦世界前沿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并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向这些技术领域聚集。组建先进材料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研究编制《国家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中长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储能材料、储氢材料等战略材料,加快高端、特种金属和陶瓷材料国产替代,布局深地深海深空特种材料,分近期和中长期培育国家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推动支撑作用,鼓励人工智能人才、资金、平台、数据要素、算力等资源在先进材料,尤其是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面向先进金属、电子电路材料、光伏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领域,开展高通量材料计算方法及数据库、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研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加速关键材料的制造与表征,充分利用材料基因工程带来的研发效率优势,降低研发成本,缩短成果转化周期。

  先进材料科技创新水平最关键的指标之一是产出可转化科技成果。以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为载体,建立以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为牵引、以全职科研人才为主力、以全国乃至全球优秀科研人才为支撑的科研攻关机制,建立以代表性技术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内核的评价模式,解决科研成果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成建制打造“科学家+产业化”团队,快速实现1至10的突破,鼓励实验室将成果通过产业化平台、企业孵化等形式进行就地转化,实现部分领先技术储备一代,加速技术向产品转化,支撑在先进材料产业链上占据高端。

  积极跟踪和研究国际标准的发展动态,了解国际国内市场动向,提前部署、提早谋划先进材料行业相关产品标准,鼓励相关机构和龙头企业发挥行业引导作用,提前规划主持行业标准建设。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防止市场在缺乏相关标准之下无序发展,引领产品升级换代和高端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制定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进而提升我国先进材料产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科技智库媒体,重点刊登战略科学家、一线科研人员、科技战略咨询专家、科技管理专家等有关科技战略与决策、科技前沿与态势、科技管理与政策的观察、综述、分析、评价等研究成果,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的科技决策、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管理。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NKI)统计数据,《世界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

  。现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CSTPC)、武大核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七版)》(RCCSE)(评级为A,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CAJCED)、《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WJCI)、《智库期刊群(2.0版)》、中国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COAJ)等收录。



最新文章